日常问答
肿瘤治疗分类:
全部 化疗 放疗
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122个结果
  • PET-MR 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PET-MR 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PET-MR 检查前注意事项:1、检查前4-6小时开始禁食、禁饮含糖饮料!2、告知受检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血管手术后或其他冠状动脉、食管、胆道等留有金属支架者、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体内有钢板(钛合金除外)者!高热患者!有幽闭恐惧症、癫痫发作期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者、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严禁做PET-MR扫描!3、如是备孕 、已孕、 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4、尽可能带齐相关病史资料、CT、MRI片等!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进行PET/MR检测因为PET/MR检查室是一个高磁场环境,任何铁磁性物品,包括非磁兼容的电器产品、金属物品会在高磁场环境下受到破坏,同时会干扰PET/MR图像质量,影响*终诊断结果,在极端条件下还可能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 因此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助听器、胰岛素泵、药物剂量控制装置等具有控制电路的植入式治疗装置的病人禁止进行PET/MR检查。 另外,无法配合检查的病人,如不能平卧,不能坚持完成检查,以及不能离开生命支持或其他辅助医疗装置的患者也不能行 PET/MR检查。
  • 核医学:肿瘤**治疗的亲密伙伴

    核医学:肿瘤**治疗的亲密伙伴

      患肿瘤时,大家往往会想到去肿瘤专科医院或比较大的综合医院诊治。有人说这是因为这些医院的技术水平高、医生经验丰富、检查治疗设备先进,有人说是因为这些医院有一个治疗肿瘤的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是利用先进的核技术造福患者的场所。核医学科拥有体外免疫分析实验室,可以进行激素、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当于检验科;拥有核素显像设备,可以做核素显像检查,相当于放射科;拥有核素治疗项目,并设有核素治疗病房,相当于内科;开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手术,相当于外科;拥有功能测定设备,可以做甲状腺摄碘功能、骨密度检查,相当于功能检查科。  把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进行检查、治疗,通常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利用人体的不同功能、代谢等生理与病理特性完成的;只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借助穿刺针,在影像设备引导下,把放射性核素引入肿瘤内进行有创治疗。核医学可以充分发挥靶向性的技术特点,扬长避短,能确保对人体的辐射损伤降到很低。在此,笔者介绍一些核医学的常规项目。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上的绝招——是否转移、短期疗效如何?请做PET检查。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能够进行精确的肿瘤临床分期,就是准确判定是否存在转移。通过PET检查,常规检查手段判定适合手术的早期肿瘤有1/3取消手术计划,从而减少手术的治疗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早进行了正确的治疗。  PET检查能够在短期内进行疗效判定,有利于指导或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副作用,争取宝贵的有效治疗时间。怀疑有骨转移?建议做全身骨显像。  一半以上恶性肿瘤的后期会出现骨转移,特别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对于这些患者,如何做预防性检查或者尽早发现骨转移呢?  全身骨显像灵敏度更高,可比X线检查提前3~6个月检出,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手术范围的确定要比X线准确。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需或γ探针做前哨淋巴结定位。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或者能否保乳,循证医学有一个标准: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怎样定位前哨淋巴结呢?我们可以让放射性核素追踪它,利用γ探针找到前哨淋巴结。肾癌能否做患肾全切?需要做肾脏GFR测定。  很多人认为,肾有两个,切一个不影响肾功能。话是没错,但是这需要另外一侧的肾脏功能正常才行;否则,这个肾切了,那个肾功能不能正常工作,肿瘤可能没夺去患者的生命,“肾衰”却会要命了。因此,需要做单侧肾脏全切的患者,必须做肾脏GFR测定(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量),进行分肾功能的判定,只有对侧肾脏功能正常才能做肾癌全切手术。核医学在肿瘤治疗上的特色——碘-131治疗,能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治愈肺转移。  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经过碘-131治疗,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从单纯手术的32.6%降低到3%以下,也就是说,97%的患者可以治愈。  分化型甲状腺癌双肺弥漫转移患者依然有甲状腺癌全切的手术机会,并且术后经过碘-131治疗,仍然有20%的患者能够治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从内向外杀伤肿瘤。  对于肿瘤的治疗,绝大多数人知道手术、化疗和放疗。近几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得到了广泛认可。  同样是利用射线杀死肿瘤,放疗是外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内照射。内照射治疗从内部对付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对肿瘤的杀伤力更强。放疗、化疗失败以后,粒子植入依然有效。骨转移瘤,核素来治疗。  在恶性肿瘤晚期,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常伴有持续性剧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核素治疗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它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杀伤癌细胞,使病灶缩小,甚至消失,达到治疗骨转移瘤而镇痛的目的。  核素治疗骨转移瘤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平均有效时间为3~6个月。
  • PET/MR检查辐射量对人体有影响嘛?

    PET/MR检查辐射量对人体有影响嘛?

    目前患者一次PET/CT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已经比较低,对人体健康不会带来不良影响。PET/MR的检查剂量更低,更安全。这是因为:1)PET/MR的PET灵敏度比较高;2)MR相比CT没有辐射;3)更关键的一点,PET/MR扫描是PET等MR,当MR和PET同时扫描时,PET可以相对延长扫描时间来进一步提高信噪比,从而可以降低PET药物注射剂量。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学者基于NEMA图像标准,研究发现相比PET/CT(常规每床位2分钟),PET/MR只需使用一半的药量(PET每床位扫描4分钟)即可获得同等的PET图像质量(Oehmigen,J Nucl Med 2014)。每2分钟扫描时间的叠加,T1(PET 4分钟扫描)相比T0(PET 2分钟扫描),只需使用一半的药量即可获得同等的PET图像质量。  瑞士苏黎世大学学者同样也发现类似研究结果,进行了很优等NECR、相似靶NECR条件下很优等采集活度比较,相比PET/CT,实际应用发现带Tof的PET/MR(PET每床位采集4分钟),降低了56%的注射剂量(Queiroz,Plos One,2015)。       华盛顿大学学者研究发现6名孕妇中每2人分别行PET、PET/CT、PET/MR检查,胎儿辐射剂量为6.29E-03 -- 2.46E-02 mGy/MBq,剂量都是低于正常人整个孕期辐射的阈值,而PET/MR*安全,这也是由于MR没有辐射,而且高清解剖有利于胎儿数据测定。
  • “毫米级”肿瘤诊断利器之PET/MR:跑赢“夺命病魔

    “毫米级”肿瘤诊断利器之PET/MR:跑赢“夺命病魔

    竹子的生长很有特点,前期花4年时间,仅能长3厘米,而熬过这3厘米后,从第五年开始,便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仅用六周时间就可长到15米!这一**的“竹子定律”,一直鼓舞着大家,成功源自厚积薄发。其实,除了成功,很多重大疾病同样如此,比如令人谈之色变的癌症。每年都体检,为何一发现就是癌症晚期这样的疑问,我们经常听到。事实也的确如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确诊病例,相当于每天平均确诊12000例新的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8例。因癌症死亡约281.4万,相当于每天平均超过7500人因癌症而死亡。在这些癌症患者中,80% 以上被诊断时已是中晚期。这是由于很多癌症早期并没有症状,要等癌细胞长到一定的数量,侵犯和压迫相应的器官,直到出现「出血、疼痛」等癌症中晚期相关症状,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实,和“竹子”一样,癌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然后癌增殖,成为可见肿瘤,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很多肿瘤长到1cm大小,生长速度会加快,就如第五年的竹子,也许几十天、几个月就会变成晚期。如绒毛膜上皮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小细胞肺癌,不及时治疗,可能几周甚至几天,肿瘤就长1倍。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一旦晚期就很难治愈,而早期癌症的治愈率很高,分期越早,治愈可能性就越大。但遗憾的是,癌症初期,少数几个“叛徒细胞”也不一定能被查出,这时人体也没什么异样,所以早期发现内脏器官中的癌症病灶很难。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医疗新技术的脚步,每一个患者对生命的渴望,成为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如今, 医学影像的出现颠覆了人类传统医疗模式,让看病“更清晰“,在“治病”这个关系着民生的领域里,承担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PET-MR 作为全球影像界皇冠上的明珠,迅速成为了全球公认在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佳诊断设备。PET/MR全身扫描,1+1>2人体细胞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生长速度快、分裂旺盛,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因此在病变早期瘤体还未完全形成时,癌细胞代谢活性就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率上的差异,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将显影剂(如18F-FDG,一种葡萄糖)打入人体内,追踪高代谢细胞,并浓聚在这些细胞内,这就是癌细胞的所在之地,从而得到人体代谢活动分子水平的信息。而MRI (核磁共振成像)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扫描方式多,能够检测人体内化学环境与功能信号的能力。集PET 和MRI 为一体的高端大型设备——新一代一体化PET/MR,一次扫描能够同时获得2种图像,实现结构、功能和分子影像在时间和空间的*佳配准,提供代谢和功能等的综合信息,在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三大领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PET/MR既能追踪又能定位,比传统的PET与MR的分开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大大减少了误差的不良因素,是医学成像领域的巨大飞跃,为诊断和了解疾病开启了新的大门。PETMR检查的技术优势零x线辐射,安全无创:没有DR、CT等带来的X线伤害,能适用于儿童疾病诊断的安全性医学影像检查。精细解剖,**定性:一次检查便可发现全身是否存在危险的微小病灶,能发现2mm无症状的早期癌症病变及其他重大疾病等。扫描快速,图像质量高:同时采集PET和MR数据,一次检查到位,减少重复检查,检查速度更快更安全。PET/MR能做什么?正是因为 PET/MR有了上述的优势,它可以在临床上用于:1.肿瘤性疾病的检测:肿瘤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全身转移灶的探查右中纵隔间叶源性肿瘤术后改变,全身广泛转移肿瘤的分期和再分期肿瘤治疗后效果的检测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潜在肿瘤病灶的搜寻,特备是高危倾向者,如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增高或有家族肿瘤病史者的肿瘤筛查。2.神经系统的检测如脑肿瘤诊断功能损伤范围确定治疗后坏死与复发鉴别肿瘤活检部位的选择癫痫灶的定位脑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如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3.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诊断及心肌存活评估等。PET/MR检查,刀刃上的健康投资高昂的医疗费用已成为国人肩上*沉重的负担之一。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重大疾病治疗花费平均在10-20万这已经是*保守的估计,对于那些需要移植、并发感染的血液肿瘤病人来说,费用动辄可以超过一百万。因此,与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早期的深度筛查无疑是更为“省钱”的健康投资。其次,PET/MR客观上提升了治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患者不用在各个科室间转个一溜够儿,节约了医疗资源,更在这场与病魔的战役中抢到了时间。中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癌症的发现和治疗不及时。PET/MR可以查出小至毫米级的肿瘤,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很有帮助。对患者而言,这不仅是几万与几十万治疗费用的区别,更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什么人群建议做PET/MR?· 长期疾病史者:如罹患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平日大多以药物控制,这类人群尤其需要定期进行PET/MR检查;· 有肿瘤病史,肿瘤家族史人群;· 不良生活习惯者,疑似肿瘤患者;· 心血管疾病人群;· 神经系统疾病人群等。马云在2012年亚布力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曾表示:“我们相信十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肝癌、肺癌、胃癌……担心的是我们这么辛苦,*后我们所有挣的钱买的是医药费”。**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曾表示,对中国人来说,前期筛查、预防投入1元钱,至少可节约8.59元的医疗费,相应还可节约100元的抢救费。其实,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疾病,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基本都可以实现临床治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心自己的健康,改变意识,重在早筛,为健康投资!而PET/MR,因其广度和深度,不仅能全身筛查,还能达到“毫米级”,未来将帮助更多国人从中受益,在身体健康尚未发出红灯警讯前,预先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监控身体变化的健康管理目标。
  • 为什么鼻咽癌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

    为什么鼻咽癌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

    遗传因素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病率在家族中存在明显的聚集现象,即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但具体基因尚未完全明确。环境因素也是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中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吸烟、吸入二手烟、食用腌制食品等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加上很多年轻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等休息时间,这样身体免疫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而出现鼻咽癌。鼻咽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预防鼻咽癌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避免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同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以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很多大量酗酒长期吸烟的人们,烟酒会对身体造成很多的刺激,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 浅谈胰腺癌,早期发现很重要,注意这一点症状

    浅谈胰腺癌,早期发现很重要,注意这一点症状

    近些年来,随着检测和治疗技术的提升,肝癌患者的存活时间大幅延长,胰腺癌的预后极差,所以早期发现尤为重要,希望大家一定重视早期的症状。胰腺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都在提高,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近几十年来,癌症患者生存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一种癌症例外,那就是胰腺癌,胰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停滞不前。据统计我国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2.7%,居所有癌症之首。这种疾病的治疗难度大、恶化程度高,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发现不及时,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改善,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非常低,基本上小于10%,中位生存时间仅在一年左右。胰腺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略多。根据其发生在胰腺的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其中胰头癌占多数,临床上胰头癌大多数因累及而发现为进行性阻塞性黄疸。体尾部癌更为隐秘发现时多已转移,约1/4的患者出现外周静脉血栓。为何胰腺癌致死率高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症状是黄疸,眼睛或皮肤黄染,这也可能在肝炎或胆道疾病期间发生,因此早期胰腺癌也被误诊为肝炎或胆囊炎、胆结石。全胰癌以腹痛、上腹饱胀不适和黄疸为Z多见。腺癌是外分泌胰腺肿瘤中常见的类型,其患者死亡率非常高。主要原因是胰腺癌的转移率非常高,晚期胰腺癌一般会转移到肝、肠、胃等多个器官,从而给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由于其发病比较隐匿,所以很难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包括胰腺癌患者预后也非常差,这也间接导致了胰腺癌致死率较高。另外,大部分胰腺癌病人无法手术,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才能做手术。而手术无法切除干净胰腺癌,好多病人切完之后依旧会复发、转移。手术术后胰腺癌患者还需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仍然控制效果不好,这也是胰腺癌可以称为癌症ZW的一个要因。胰腺癌的诊治早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早期胰腺癌患者无转移时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手术治疗,年老体弱者应谨慎选择,手术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彻底切除癌肿,易复发转移,因此后期的巩固治疗是关键。术后治疗可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精确杀死手术后残余癌细胞,提高患者免疫力,巩固手术疗效,有效地提高预后,防转移防复发。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多数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大都发生扩散转移,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很小,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可控制局部症状,抑制癌细胞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放疗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可使患者更加疲劳,皮肤受到伤害甚至脱发等;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正常细胞,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副反应,如呕吐、恶心、腹泻和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下等,年老体弱者多不能承受。中晚期胰腺癌的放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免疫机制,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 耐药性,大大提升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胰腺癌早期检测胰腺癌缺乏具有特异性的早期诊断的方法。通常在肿瘤生长到影响胃、肝或其它邻近脏器的功能时才出现症状。症状通常模糊且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因此寻找有价值的胰腺癌分子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及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分子水平检查,加强对胰腺癌的预防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及时发现早期病例,是提高胰腺癌诊治及预后的关键。例如,部分患者早期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受损,这是胰腺组织受损的结果,因此对血糖异常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当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中上腹痛及黄疸等症状,虽然也可能是由其它疾病引起,其后果远没有胰腺癌严重,但任何症状的出现都应引起重视,并进一步检查,做到积极的预防。胰腺癌的预防及检查突然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是胰腺癌的主要高危因素,所以应当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要饮酒有节制,三餐准时。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缩写,它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技术;CT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简称,是一种临床已广泛应用且仍在迅速发展的X线断层成像技术。将这两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同一台设备上,并把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机融合显示,即形成了PETCT。PETCT检查准确率高,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胰腺癌合适做PETCT吗?就要从PETCT检查对胰腺癌的应用开始说了。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PETCT检查可在胰腺癌早期进行诊断胰腺良性与恶性的判断,对胰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在众多的胰腺癌检查方法中,选择一种对于胰腺癌来说比较好的检查,是受检者及其家属所期望的。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检查大多数都是通过B超、ct、MRI等等的传统检查方法。还有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做到胰腺癌的检查,并优于其他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就是PETCT检查了。检查胰腺癌通过PETCT,既可以确定肿瘤的所在位置,也可以为肿瘤进行定性的判断。它结合了pet和ct两种检查的优势,并很好地升华了这两种优势,通过一次全身性的PETCT检查,了解到胰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等的相关情况,也很好地解决了胰腺癌术前评估的相关问题。通过临床上多次实践结果得知,PETCT检查不但可以将胰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显示出来,还能为诊断提供胰腺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等重要信息,对于胰腺癌能够早期进行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可以对肿瘤的转移情况进行摸底检测,而对于只能选择放化疗的患者来说,通过检查还可以检测出治疗过程中肿瘤病灶的大小变化,以及葡萄糖代谢的高低变化,从而判断放化疗对于患者是否真正起了作用。
  • 介入超声在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和特点

    介入超声在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和特点

    超声检查,俗称B超检查,凡是接受过体检或到医院看过病的朋友很少有不知道的,因为它应用太普遍了。介入超声,恐怕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这也是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技术,下面就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和肝胆外科吕明德教授为我们谈谈这个话题。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吕明德教授什么是介入超声?目前用于临床的超声医学,可以分为诊断性超声和介入性超声。诊断性超声就是单纯地把超声探头放在身体的体表扫查来诊断疾病。诊断性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而且往往是**的影像学检查,因为它无创伤无放射性辐射,能够诊断出许多脏器组织的多种疾病,施行起来简单便利快捷,费用也相对低廉。和任何检查技术都存在优缺点一样,超声检查也有局限性。第一是受检者如很肥胖,超声波难以透过体表到达脏器,会影响显像的清晰度;第二是经体表扫查有时不能覆盖某些脏器的全部;第三是超声波在遇到气体时对显像干扰大,如对消化道和肺这样含气多的脏器病变,诊断能力比较弱。介入性超声,它与诊断性超声*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含有“进入”的意思。介入超声技术有三种。一是腔内超声,就是把超声探头伸入到消化道、泌尿道或是血管之内检查;二是术中超声,如在开腹手术中探头深入腹腔,直接放置在肝脏、胰腺、肾脏的表面检查。这两种技术实际上主要是想解决上面说的超声检查的局限性问题。还有一种是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利用超声清晰地显像需要穿刺的部位,并通过超声引导针具准确地穿刺达到目标。这里主要介绍超声引导通过体表(经皮)的穿刺技术,因为它在介入超声领域中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介入超声有哪些特点?经皮穿刺临床上历来就有,体内的状况凭肉眼看不见,过去是靠着经验盲目穿刺。盲穿的风险有二:一是不一定能准确地达到病变,操作失败;二是有可能误穿到正常组织脏器,造成损伤。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就等于给医生配上了透视眼,可以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不仅可帮助诊断疾病,更多的场合是起治疗作用。它属于一种微创技术,机器移动方便甚至可使用手提便携式超声仪,紧急情况时可在病人床边完成操作。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的不足之处与上面谈到的超声检查固有的局限性有关。比如肥胖者,穿刺对象部位比较“刁钻”或受到气体干扰,显像不清楚,也就难以准确地引导穿刺。这时需要借助其他影像引导手段。介入超声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的诊断作用,是对于那些临床上诊断不明的如甲状腺、乳腺、肝、肾、前列腺等脏器的疾患特别是肿瘤性病变,需要取出细胞或者组织的样本来做病理学检查,以求确诊。在治疗上,穿刺常用于抽吸引流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或者脓肿;对肝、肾囊肿在抽吸后注射药物使其痊愈;在胆道梗阻的病人,通过穿刺、造影和引流,可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性质,减轻黄疸,为手术做准备。此外,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则是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什么是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主要通过穿刺途径在体内直接杀灭肿瘤的治疗统称为消融治疗。*早是化学注射如酒精消融,其后又出现了诸多采用高温或低温的消融手段,如微波、射频、激光、聚焦超声、冷冻等。消融治疗于肝癌,现在已扩展到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肾脏、前列腺、子宫等多个脏器的良性或恶性病变。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的突出优势是微创、有效、简便、性价比好。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全世界早已公认,对于早期肝癌,消融治疗能够将肿瘤完全杀灭,和手术切除一样,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种。如果肿瘤大小超过3-5厘米或者病灶数目过多,单凭消融治疗就难以彻底,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手段综合治疗。
  • 高功率聚焦超声:一种治疗原发性震颤的无创新疗法

    高功率聚焦超声:一种治疗原发性震颤的无创新疗法

    临床上,外科消融治疗难治性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和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的主要缺点是具有侵入性,需要开颅手术,使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并发症,如出血和感染。高功率聚焦超声是一种治疗难治性ET或难治性PD震颤患者新的丘脑切开术。数百名病人依靠超声热能,在MRI引导下,实现无创性丘脑消融。本文总结了采用高功率聚焦超声治疗难治性ET和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原发性震颤一项大型的Meta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的数据,其中包括160名接受MRI引导的高功率聚焦超声治疗的ET患者。结果显示,四种不同生活质量指标(在ET研究中常用的)的综合改善百分比分别为62.2%、62.4%、69.1%、46.5%。术后3个月头晕和共济失调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在术后12个月症状会明显缓解。 帕金森病(PD)丘脑切开术治疗用于控制帕金森病(PD)患者的难治性震颤,但它无助于控制PD的其他症状,如运动迟缓或僵硬。一项小型研究纳入30例PD或ET-PD的患者,后者被定义为伴随PD的后续发展而产生的ET。该组使用MRI引导超声对腹侧中间核进行单侧丘脑切开术。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部分的平均得分1个月时为16.4(治疗前为24.9),在6个月时为13.4。同样患者的临床震颤评分(CRST)和原发性震颤的生活质量(QUEST)评分也得到改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和恶心等,但并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共济失调等,但3个月后均缓解。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认知功能考虑在内。研究人员指出,一些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这项前瞻性试验纳入20名接受MRI引导聚焦超声丘脑切开术治疗的ET患者。结果显示,与丘脑切开术对侧的手部震颤评分改善了68%,而与丘脑切开术同侧的震颤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善。同时还显示*低限度的认知下降、记忆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两年的随访研究由于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关于MRI引导聚焦超声丘脑切开术治疗ET的长期随访研究较少。其中有一项研究在*初参加研究的76例受试者中,有9人因消融不足或接受了另一次神经外科治疗而被排除在为期两年的随访之外,此外患者还接受了超声丘脑切开术。结果显示,在一年的随访中仅有少数患者继续出现症状和步态问题。在两年的随访中,患者的震颤程度得到了持续改善,并且没有出现新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未在手术后立即出现。虽然这项研究数据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但由于在前两年内缺乏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或疗效下降的证据,可能表明是治疗难治性ET患者的有益选择之一。
  • 不开刀的“隔山打牛”手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不开刀的“隔山打牛”手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隔山打牛,隔着肚皮也能杀死肿瘤,杀瘤不见刀光血影,这么神奇的技术您听说过吗?●●●这就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简称海扶)消融治疗肿瘤技术问HIFU治疗为什么这么“神奇”? HIFU治疗原理是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射到体内,聚焦病灶处形成聚焦点(就像是“刀尖”),焦点处瞬间产生高温,使瘤体的细胞及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就像将鸡蛋或肉煮熟),也就是消融,而焦点外的组织无明显损伤,被杀灭的肿瘤组织在人体内被逐渐吸收和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其作用方式与太阳光经放大镜聚集后引起放置于焦点处的纸片燃烧的原理相似。基于这个原理,HIFU治疗肿瘤是隔着肚皮就可以进行的,也就是说不用开刀就可进行手术,是一种无创、完全非侵入性技术,而且,是焦点(所谓的“刀尖”)产生高温加热杀死肿瘤(即消融),所以是不出血的手术,就是我们说的“杀瘤不见血”。因此,这种新技术有着不同于传统手术的极大的优势,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获益更大。问HIFU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 HIFU技术在妇产科方面可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胎盘植入的治疗。治疗可达到去除病灶、缓解症状、保留子宫的目的。问HIFU技术的临床优势?★不开刀、不穿刺、不流血;★安全有效;★无需麻醉;★痛苦小,副作用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重复性强;★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生育能力。友情提示:全国PETCT/MR检查预约网为大家提供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和预约,咨询热线:400-070-7072,及时的为您提供知名解答。
  • 菏泽市立医院PET-CT投入使用,一次显像就能了解全身状况

    菏泽市立医院PET-CT投入使用,一次显像就能了解全身状况

    8月11日,菏泽市立医院举行了PET-CT启用仪式,这标志着该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启动仪式现场,菏泽市卫健委副主任张佩宪与山东省核医学医师协会主任委员赵修义共同为PET--CT设备的启用揭牌。据悉,PET-CT是目前该类设备中扫描速度快、灵敏度高、成像质量好的机型,一次显像就能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为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张佩宪在致辞中指出,菏泽市立医院作为全市医院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的大型三甲医院,一直本着厚德、博爱、敬业、精诚的院训,向着现代大型医院不断努力。市立医院PETCT今日正式启用,在以市立医院为龙头的全市医疗机构,将会以更精湛的技术、更先进的装备、更优质的服务,为全市800多万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赵修义在致辞中表示,菏泽市立医院PET-CT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医院诊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开创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局
友情链接

PETCT预约网

顶诺医疗


招聘启事
CONTACT
联系我们
  • 咨询热线:400-070-7072